首页>>科唯斯新闻>>行业动态竹林中的莫比乌斯环!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“出道”

竹林中的莫比乌斯环!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“出道”

发布时间:2021-10-20 07:14:45 作者:admin

竹林中的莫比乌斯环!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“出道”
 
10月12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。在讲话中,习近平宣布,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、大熊猫、东北虎豹、海南热带雨林、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。
 

融入自然的形态、三瓣式莫比乌斯环、 抽象灵动的熊猫形象……在四川雅安,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四川境内的启动项目之一——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建设项目,建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项目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,占地约1.4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5342平方米,肩负着教育、宣传与展示功能。设计团队以“开放、绿色、创新”为宗旨,打破传统展览建筑封闭的展陈模式,突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和开放性,打造互动式高性能绿色建筑。
 
竹林中的莫比乌斯环
从雅西高速雅安北出口远远望去,便能看到黑白相间的建筑安静地伫立于竹林之中,优雅舒展的曲面形态与铝质金属表皮,和周边郁郁葱葱的环境融为一体。

乌斯环是指把一根纸条扭转180°后两头再粘接起来,在纸条上行走
可以不必跨过边缘就走完整个纸条。项目设计借鉴这一理念蕴含“生生不息”的寓意。让建筑在入口附近由地面抬升盘旋至最高点,再顺势而下回归到地面形成特殊的三瓣式莫比乌斯环。参观者可以毫无阻碍地从室内展览进入室外展览。


这一设计寄托着对大熊猫的祝福,并抽象出了熊猫形态的特质。代表着川、陕、甘三省的圆环首尾相连,形成循环往复的动态平面。体现出大熊猫公园“跨三省,分四区”的结构特点。

为展现主题,同时又回避俗套的具象化手法:建筑立面外表皮使用了竖向的金属格栅幕墙并采用了黑白熊猫色,远观恰似一只抄手憨坐的大熊猫,令参观者无论身至何处都能感受到被其环抱的氛围。
 
有限空间中的无限趣味
流动性是空间设计的关键,设计团队通过内外流线的交织提供充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,打造全民参与的活力空间.


从入口门厅进入,顺坡道进入负一楼展厅再从尽端的楼梯返回至入口门厅,形成了有机串联的完美闭环。在“有限”的利用面积里形成了尽可能长且富含趣味性的“无限”展览路径。突出“可能性”,弱化顺序与方向性,强调不同区域间流线的串联与融合。


在内部流线之外,借助起伏相连的环形屋顶,设计开放的室外游览路线,融合串联室外展场与屋面空间。借助循环起伏的种植屋面,人们的脚步可以延伸至建筑的每一个角落,步移景易,尽享周边自然美景。


秉承设计融于自然理念,展厅围绕内庭院向心布置。游客可欣赏庭院的翠竹景观。在阳光中观展是设计团队打造的另一个体验,有别于常规封闭的人工环境。

项目努力将竹林、清风、阳光引入室内,通过双层表皮隔绝不利的直射光,借助中庭获取柔和的漫射光,为参观者在有限空间中构建出天然氧吧般的无限展览空间。


熊猫故里的绿色展览空间
雅安自古多雨,特殊的自然条件为项目雨水利用提供了先天的优势。构造上采用隐形檐沟的方式汇集雨水统一收集并过滤使用,项目运营过程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以达到30.5%,超出常规项目的两倍以上。
针对周围道路噪音干扰,设计团队选用了最绿色的降噪方式——在场地周围种植不同品种的竹林,形成室外植物园。同时在平面布置时将少量办公区的外廊面向噪声,通过建筑的双层墙体进一步降低噪声营造大隐隐于市的静谧空间。
项目满足绿建三星的设计要求,将绿建思维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。部分展厅置于地下与半地下以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,屋面覆土、自然通风、厚墙蓄热等被动式措施,增强了建筑的生态示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