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黄村原貌有大量水田,同时有花坎港和大寨河两条水系交织其中。 伴随乡村振兴的步伐,建设家园的同时,通过方黄水道的设计,将方黄
村核心区域用水域环绕。 留住风貌,留住乡愁。使人们在感受时代进步的同时,也能感受“浣纱弄碧水,自与清波闲” 的田园生活。
本设计展望的是一个鼓励人与人交流、人与自然交流、人与乡村生活交流的新社区空间,我们希望通过“工、农、居三 兴社区”的概念,采用
“智能制造、新农村生活、特色农业”三产融合的规划手法,将方黄村与乡村文脉、自然景观、工业 产能等相融合,将人才、资金、技术重新
聚集在一起,实现现实与理想、生态与科技的平衡,从而以空间、经济、科技同时 体现阜宁县富有活力与创新的新农村形象。
我们总的规划任务是:支持它的多样性、发展它的差异性、展示它的独特性。我们运用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如下探索: 1、乡村秩序的重整
2、现代科技的实践 3、生态农业的延申 4、新农村生活的探索。
方案主要分为智能制造板块、新农村生活板块、特色农业板块三大板块。 智能制造板块中,结合方黄村工业板块“智能制造产业园”的定位,
顺应我国当前传统产业智能化的大环境,将智能、标准化的理念渗透至园区的 每个角落,利用适宜的技术改善厂区的环境问题,实现人、环
境、企业效益平 衡共存,从而改善整个阜宁的精神风貌;
新农村生活板块,根据亮丽新城、生态公园、康养文化的定位,对田园社区建筑、稻花香公园等方面进行设计,打造以生态康养为特色的新农
村生活板块;
特色农业板块,特色专业的旅游服务和会员制度假体验服务,提供全面的生活和度假服务,是长三角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。打
造特色文旅产业,包括婚庆公园、露天剧场、桃花源商业街、汤泉花语客栈等丰富的文旅产业,提供包括采摘、垂钓、庭院中的小型游憩设施、
生物动力有机农场等服务,提供特色的个性化旅游服务。加强慢行系统建设,包括步行系统、非机 动车系统和水上观光系统三部分。沿景区
内道路、主要河道驳岸均设置人行通道, 形成宜人的步行网络系统。自行车通道沿 景区道路设置,景区内还将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。